刘禹锡作品
-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
-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
-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
-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
-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
- ▸《九华山歌》
- ▸《九日登高》
-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 ▸《令狐相公俯赠篇章斐然仰谢》
- ▸《令狐相公春思见寄》
-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
- ▸《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
-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