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拜襄州刺史。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
余本燕赵人,
秉心愚且直。
群籍备所见,
孤贞每自饬。
徇禄期代耕,
受任亦量力。
幸逢休明时,
朝野两荐推。
一朝趋金门,
十载奉瑶墀。
入掌迁固笔,
出参枚马词。
吏部既三践,
中书亦五期。
进无负鼎说,
退惭补衮诗。
常恐婴悔吝,
不得少酬私。
嗷嗷路傍子,
纳谤纷无已。
上动明主疑,
下贻大臣耻。
毫发顾无累,
冰壶邈自持。
天道何期平,
幽冤终见明。
始佐庐陵郡,
寻牧襄阳城。
彤帏荷新宠,
朱黻蒙旧荣。
力薄惭任重,
恩深知命轻。
饬徒留前路,
行子悲且慕。
犹闻长乐钟,
尚辨青门树。
慈亲不忍诀,
昆弟默相顾。
去去勿重陈,
川长日云暮。
崔湜 (唐代)
字澄澜,定州人。擢进士第,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附武三思、上官昭容,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俄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御史劾奏同,贬江州司马。安乐公主从中申护,改襄州剌史。韦氏称制,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为华州剌史,除太子詹事。景云中,太平公主引为中书令。明皇立,流岭外。以尝预逆谋,追及荆州,赐死。湜执政时,年三十八。常暮出端门,缓辔赋诗。张说见之,叹曰:"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诗三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