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叹二首
寂寞一双鹤,
主人在西京。
故巢吴苑树,
深院洛阳城。
徐引竹间步,
远含云外情。
谁怜好风月,
邻舍夜吹笙。
丹顶宜承日,
霜翎不染泥。
爱池能久立,
看月未成栖。
一院春草长,
三山归路迷。
主人朝谒早,
贪养汝南鸡。
主人在西京。
故巢吴苑树,
深院洛阳城。
徐引竹间步,
远含云外情。
谁怜好风月,
邻舍夜吹笙。
丹顶宜承日,
霜翎不染泥。
爱池能久立,
看月未成栖。
一院春草长,
三山归路迷。
主人朝谒早,
贪养汝南鸡。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