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报白君,
别来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处好,
燕子双飞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桥,
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
长袂女郎簪翠翘。
郡斋北轩卷罗幕,
碧池逶迤绕画阁。
池边绿竹桃李花,
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
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
不负风光向杯酒。
酒酣襞笺飞逸韵,
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
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钱塘苏小小,
忆君泪点石榴裙。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