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
客有东征者,
夷门一落帆。
二年方得到,
五日未为淹。
[相府领镇隔年,
居易方到。
既到,
陪奉游宴,
凡经五日。
]在浚旌重葺,
游梁馆更添。
心因好善乐,
貌为礼贤谦。
俗阜知敦劝,
民安见察廉。
仁风扇道路,
阴雨膏闾阎。
文律操将柄,
兵机钓得钤。
碧幢油叶叶,
红旆火(衤詹)(衤詹)。
景象春加丽,
威容晓助严。
枪森赤豹尾,
纛叱黑龙髯。
门静尘初敛,
城昏日半衔。
选幽开后院,
占胜坐前檐。
平展丝头毯,
高褰锦额帘。
雷捶柘枝鼓,
雪摆胡腾衫。
发滑歌钗坠,
妆光舞汗沾。
回灯花簇簇,
过酒玉纤纤。
馔盛盘心(歹带),
醅浓盏底粘。
陆珍熊掌烂,
海味蟹螯咸。
福履千夫祝,
形仪四座瞻。
羊公长在岘,
傅说莫归岩。
[盖祝者诗意也。
]眷爱人人遍,
风情事事兼。
犹嫌客不醉,
同赋夜厌厌。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