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老三首
晨兴照清镜,
形影两寂寞。
少年辞我去,
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
渐衰看不觉。
但恐镜中颜,
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百,
不得长欢乐。
谁会天地心,
千龄与龟鹤。
吾闻善医者,
今古称扁鹊。
万病皆可治,
唯无治老药。
我有一握发,
梳理何稠直。
昔似玄云光,
今如素丝色。
匣中有旧镜,
欲照先叹息。
自从头白来,
不欲明磨拭。
鸦头与鹤颈,
至老长如墨。
独有人鬓毛,
不得终身黑。
前年种桃核,
今岁成花树。
去岁新婴儿,
今年已学步。
但惊物成长,
不觉身衰暮。
去矣欲何如?
少年留不住。
因书今日意,
偏寄诸亲故。
壮岁不欢娱,
长年当悔悟。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