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卫公诗二首
蒿棘深春卫国门,
九年于此盗乾坤。
两行密疏倾天下,
一夜阴谋达至尊。
肉视具僚忘匕箸,
气吞同列削寒温。
当时谁是承恩者,
肯有余波达鬼村。
势欲凌云威触天,
权倾诸夏力排山。
三年骥尾有人附,
一日龙须无路攀。
画閤不开梁燕去,
朱门罢扫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
流水斜倾出武关。
九年于此盗乾坤。
两行密疏倾天下,
一夜阴谋达至尊。
肉视具僚忘匕箸,
气吞同列削寒温。
当时谁是承恩者,
肯有余波达鬼村。
势欲凌云威触天,
权倾诸夏力排山。
三年骥尾有人附,
一日龙须无路攀。
画閤不开梁燕去,
朱门罢扫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
流水斜倾出武关。
温庭筠 (唐代)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