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二首
砚水池先冻,
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
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
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
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
松欹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
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
林寺已疏钟。
踏紧寒声涩,
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
阶静鸟行踪。
寂寞梁鸿病,
谁人代夜舂。
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
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
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
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
松欹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
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
林寺已疏钟。
踏紧寒声涩,
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
阶静鸟行踪。
寂寞梁鸿病,
谁人代夜舂。
温庭筠 (唐代)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